循经太极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755|回复: 0

循经太极拳的行功速度如何把握?

[复制链接]

161

主题

198

帖子

1135

积分

勇威士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35
发表于 2020-2-15 15:54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李兆生先生在《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》中关于太极拳的行功标准尺度,写道:“过迟缓则气滞,过敏捷则花草”。那么什么样的速度才是正确的行拳速度呢?它是不是有一个标准?是不是说一个式子下来多长时间才正确?

可以肯定的说,那种规范化的行拳速度是错误的。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,体内气血的运行速度也不一样,他不可能像现代工业化的标准一样设定。






太极拳的行拳速度当是“以心行气,务令沉着,乃能收敛入骨。以气运身,务令顺逐,乃能便利从心。”这是标准。在刚开始练拳时,动作不熟练,会比较慢。等动作熟悉后,会自然地加快,这是运转自如的阶段。


这一个阶段动作相对比较快,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更好的启动气血循行周身。因为这时真气还不能布满周身,所以行拳之时,气血的流转是随着手推导引的方向,一节节的贯穿,达不到一动而无有不动的效果。






在这个阶段,速度快一些,起到的效果会比较强。这也是太极十三势中“守”之心法的锻炼阶段,通过动作的连贯性,来一念代万念。如果动作慢了,气血就不能很好的进行流注,“过迟缓则气滞”,而且容易杂念丛生,从而不能安定心神

当然并不是说这个阶段不能慢练,动作快能行血推脉,动作慢则可以养血安神。身体虚弱的人也可以适当慢练来温养元气,心神。这时候的慢练适合年老体弱,心有灵而体形衰的人。就是说有的人,他的身体不好,气血不足,但是他心中没什么杂念,不需要快的动作来安放心神,就可以慢练入手行功。





随着功夫的进展,心性随着时间的延长,得以渐返于天真。如此则神凝气聚,元气日渐充足之后,则会自然地进入太极十三势的“中”之阶段。中也者,人身之内,躯体为中,四肢为外;天人之间,则人为中,天地为外。

这个“中”呢,以功夫的初级阶段来理解,则是由最初的四肢有真气流转,到躯体中也有了感受,能连接四肢的气机运化。


要想做到这点,首先必须要做到“定”,唯定住心猿意马,才能安神养气。其次呢,要悟空,不要执着于肢体动作。如果说意念始终在四肢上着力,那么气机就始终在肢体上流转,就不能很好的运转周身了。





这个悟“空”很重要,西游记里面,齐天大圣是要先定住心猿意马,然后去西天取经,唐僧帮他取名悟空,是有真意的。悟空的意思就是要放下后天的所有杂念,包括拳法的对错,外人的看法,全都放下。

很多人练太极拳,练了几十年为什么没能进步?就是因为没有放下后天的执念。打起太极拳来,虎虎生风,这还是太极拳吗?李兆生先生针对太极拳的行拳规范,还说了:“贪秀美则流于浮,失之沉稳;好奇勇则纵于野,涣之神采”,是至理名言也。





心归于天真,入于虚空之后,则行拳自然合于无为,纯由真气推动,而渐渐内敛,从而达到“以气运身,务令顺逐”的效果。因此时心无所住,而自然守我本真,不激不励,是为“守”也。如此行功,则太极拳的“行功速度自然可以自知自感于内功之中”。


当然在习拳的过程中,行功的速度也是在不断变化,并不是一层不变的。有时行拳速度快,有时则速度慢,不用刻意去控制。先生虽然说过:“太极拳的锻炼是越慢越好”。但是这是建立在功夫深厚的基础上,心性纯化,元气充足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一境界。并不是说人为的,故意的控制放慢动作,这就有失法度了。





总而言之,太极拳是内家拳,是武当派的丹道外功。它的一切修为都应该建立在真元气化的基础上,当以元气为宗。“以心行气,务令沉着”是言内敛循经之用,久之才能收敛入骨。“以气运身,务令顺逐”是内家行拳之规范,唯如此修行才能行拳,技击皆能便利从心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已有 0 人打赏作者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丹经武学循经太极与健身

GMT+8, 2024-11-24 11:35 , Processed in 0.054893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