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经太极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910|回复: 1

练功随感随录 by 芷竹

[复制链接]

51

主题

98

帖子

3380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3380
发表于 2020-3-18 18:48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平日养成了一个习惯,随身带的包里放一个小小的笔记本,有什么一星两点的感想,浅陋也罢,深刻也罢,随手记下,既当做自我成长的足迹,又当做自净其意、自正其心的“时时勤拂拭”。

心魔来袭,烦恼重重时,对自己喊“停”——去翻老师的书,去给祖师爷磕头——把心找回来。

《警示篇》(《老子三清大法》第52页)第一句就是“正心在人,正意在己”,咀嚼再三,原来不管是“正心”还是“正意”都得靠自己。

要有知耻心,即使做不到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也得常常对镜自照,从心上“扫尘除垢”。

老师书里反复出现的词或句即使看多了也不可等闲视之,要把一个个看似熟悉或简单的问题想得八面精光。

祖师爷说“欲使天下众英豪益寿延年”,常常问自己:自己是英豪吗?出世法上,追求大道的志向高远吗?入世法上,一步步向“身铭具泰”的目标靠近了吗?

玉环桩八个动作,反反复复、日复一日地操练,就是把同一件事情反复做,除了“外练筋骨皮,内练一口气”,更要去练心练神意。

如何让一个鸡蛋立在桌上?“啪”一声敲碎了就立住了,这就是“不破不立”。所以想真修就要勇于“打破陈规”,世人为之身劳神役的外物要学会多看破、多放下,放不下也要咬咬牙!

功夫不好好练就“心不安”,书不好好读就“理不得”。所以“心安理得”就是要好好练功、好好看书,命功和性功不可偏废。

“练功”一开始的筑基阶段就是“练工”,要舍得花工夫,花时间、多流汗,没有三年五载的工夫,休想迅速练成“功夫”。所以要耐住性子,忍住寂寞。

人事既然逃不掉,就一个一个地去过关,过不去就要有勇气“闯”!闯过一关就成长一次。

要学会去“感而遂通”,开始要“感受”,接着要“感知”,再然后要学会“感悟”,终会有一天就“感通”了。功夫越练越纯熟,心越磨越细,相信哪一天就“嗖”一下通了。

学校教课书里一谈起“健康”的定义,总会引用老长一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话,李老师就用六个字——“天行健,寿而康”!就是使自身合于宇宙至道,“与天地同参才能与天地同寿”道理太深了!全在老师的著作里,全在功夫里。

“欲修大道,以德养真”。坚持日行一善,可以是具体的实践,也可以是一个正向的念头。让每一天都别空过。做一件记一件,储存起来,心里很踏实。

《西游记》文本得好好看,它跟老师指定的皮影一样,也是一部丹经。(未完待续)

版权声明:本文整理自丹经武学——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,原作者ID:芷竹,发表于2011年5月18日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
已有 1 人打赏作者

李昌 赏了楼主1真元币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1

主题

98

帖子

3380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338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3-18 18:49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“嗔是心中火,能烧功德林”丝毫不爽!有本事就别生气,一生气就无功无德,一切归零,好容易积攒的一点元气顷刻之间就能烧得一干二净。

君子立长志,小人常立志。看来自己还是个小人。

练功不要跟别人比,要跟自己比。跟别人比是攀比,跟自己比是超越。

上古之人不修自真,现在修了还不真,一定是俗念缠缚,真心不显,所以这时候不要急着盲目地去练功,得认真涤除玄览、去欲清心为要。

把一个问题想通了,就像通过练功打开了身体中的一个死穴,也能身心清凉。正是“天然文吐春云润,悟后心如秋月超”。

功夫长进不大,往往是汗还没有流够,苦还没吃足。

如果你爱他,就去让他学丹经武学,因为这里是天堂;如果你“恨”他,也去让他学丹经武学,因为这里是“地狱”(付出汗水和辛劳的阶段是相当不好受的)。

练功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,再到自我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,虽然时有迂回,但是一路坚持,却能螺旋式进步,“精恒”二字诚为不易。

某日练玉环,一左一右地推着,忽然感觉像是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之中。忽然想到,咱们的功夫不正是一艘法吗?只有奋力划行,才有可能超越茫茫业海,渡向彼岸。

除了要练好,还得吃好、睡好、养好,互补偏废,以显道微。

“无限风光在险峰”。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巅峰之上的绝美风光。而自己有时候还缺乏攀登的勇气。

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”。我们不能成就的主要往往在于不能持之以恒、一门深入。

“此未终,彼勿起”。贪多杂学是大忌。想学新功法的时候先问问自己的出发心有没有问题。心不正,多学无益,不如不学。

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如救头燃,当勤精进。”每次一想到时间飞逝而无有所成,于心有忧戚兮。

两位东方的圣人,一个说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孰为此者?天地,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”一个说“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所以,当心不安住于当下的时候,想一想,到底有什么是最重要、最长久的?你到底想要得到什么?一次问不清就反复问,直到自己对自己心服口服。(未完待续)

版权声明:本文整理自丹经武学——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,原作者ID:芷竹,发表于2011年6月1日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丹经武学循经太极与健身

GMT+8, 2025-7-4 20:13 , Processed in 0.07086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