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经太极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644|回复: 0

再谈丹经武学的正式(正规招式)、化式(运化招式)

[复制链接]

161

主题

198

帖子

1135

积分

勇威士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35
发表于 2021-1-12 21:11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正式(正规招式)者,祖传也。按师之所言,是师爷怎么教他,他就怎么教我们。同时也希望我们也要这样,他怎么教我们的,我们就怎么传下去。这样才是传统,才是宗风。


化式(运化招式)者,学者修习日久,体内真元气化,推动形体运转,而合于自身气血运化规律也。此化式是功夫运化之所为,是个人之专修,并不合适以此传宗。


然变化之时是合于宗风还是偏离正轨,唯存于心意之间。心意清静则合于自然,心神执着则失真矣。





初始学习功夫 ,因少于锻炼,必然是不可能做到动作标准。随着修习日久,随着抻筋拔骨,动作日渐熟练而运转自如。


在这过程中,如果心意虚灵,则气机自然潜气内循而使动作合于自然。如果心有杂念则落入后天。


然修习之时,或偶听师言,而误以为放之天下而皆准,却不知师之所言只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时期。


比如说,以前有个同道问老师,说自己练玉环桩,金风返真之时,气很足,感觉不能完全收回来。师父就说了,收回来时你就多转两圈。





于是就有不少同道听了也按这个方法练,却不知此法是针对特殊情况来的。但是很多人练金风返真时,气并不是收回小腹中,而是意念存于手上,于是也多转几圈。


结果呢,把正常循环的气脉给打断了,得不偿失。因为别人是气太足了才多转,你气本来就不足,再一转,气就没了。


在修习功夫的过程中,最容易犯的错是两个:一个是过于执着,师父说的什么都是对的,不知道运化。不知道规矩是规矩,规矩是不能变,但是要学会灵活运用(这是师父亲口所言)。





于是习练之时动作僵硬执着,以致始终在动作上下功夫,不能进入内炼,此诚为可惜。


另一个是过于肯定。在练功的时候,体内产生了力量,于是就顺着这股力量走了。却不知此力有时是浮力,并不是真正的潜气内循之力。


我听过一个故事,说的是某一个同道,在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请教许智明老师玉环桩。


听说该同道的玉环桩动作比较怪,许老师看完他练功,说动作虽然怪,但是好在最后又把气转回来了。





于是有些同道就说,动作不标准不要紧,认为每个人对练功的理解和看法都不一样,只要坚持练就行。
却不知功夫初习时可以这样,就如同老师所说,玉环桩的习练,刚开始只要动作大概对就行,练就对了。
但是呢,这个只是初学,等功夫有所进步,就要开始讲规矩了,要力求精准。


老师在《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》一书里写了,就锻炼身体而言,与学习知识是一样的,不能始终停留在幼学启蒙写字的基础上,年深日久不得深华是会起反作用的。





这位同道是开始练错了,能在最后把气给转回来,是非常不容易的,难能可贵。


但是其在走回正道的过程中,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光阴岁月。即使是现在,估计所习的动作也会对气脉的运转效率有所影响吧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已有 0 人打赏作者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丹经武学循经太极与健身

GMT+8, 2025-7-4 16:00 , Processed in 0.05892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