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经太极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643|回复: 0

浅谈真元一脉·丹经武学的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

[复制链接]

161

主题

198

帖子

1135

积分

勇威士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35
发表于 2021-1-10 21:21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丹经武学之脉流源自远故,始于太上。当年孔子多次问道于太上,是老子的学生。之后老子西出函关,化胡为佛,故有“三教原来是一家”之语。


昔日之贤侠剑道们经历悠久岁月,融三教修真合于武学,开创修真武学一脉,以武演道,以文参法,势尽天然。至明·九脉合真,使国学修真之学识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。





然修真武学一法,非世俗可比。正是“神仙自有神仙做,哪有俗人做神仙”。在练功的过程中,随着功夫的进展,外在的姿势、动作,内在的气血、神意都会出现相应地变化。并不是如同世俗武学一般,拘执一法,贯以始终。


这也是宗风武学中有正式、化式之分的缘故。然此种变化是好是坏,如何判断,确实颇费思量。


孔子曰: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。告诉了我们怎么处理这种内外的变化。在《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》一书中,李兆生老师写道:“中乃意涉太极本始,不弃不离”。





孔子所谓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,乃见于诸法行功之境地,均以不成熟至成熟之过程,合平正与险绝为一体,方是功纯炉火,更是中庸之道。


惟不前不后,不左不右,不刚不柔,不放不纵,不擒不随,不上不下,乃为中也。


“中”也者,或也可谓“宗”:宗风也。丹经武学之宗风当以真元为宗,秉太上清静、无为、自然为圭臬,如此方可“随心所欲不逾矩矣。





写此篇文章,是因为最近功夫出现了一些变化。先是循经玉环桩在每一遍行功中,会先后出现荷叶掌,金锋指,紫阳针三种变化。


其后在修行少林武势玉环桩的时候,则由柳叶掌自然变化为剑指。而原来行功之时,亦合于少林武学之冷脆快急风格,有冲、撞、收、放之感受。


近日来,却发现不仅手形变化了,而且打不出刚猛之劲,动作不刚不柔。同时每一招一式到位后,都不愿意再动,要站上好一段时间。





念及最近才刚写了太极拳与玉环桩定式的重要性,是心有所感,还是功行有进?


功夫的演变进化,取决于心意,正是”全凭心意练功夫“。心动则神驰、神驰则气化、气化则形动,故心有所感,多会使外在的动作,内在的气机产生相应地变化。


由此可知,在修真的过程中,内在的神意是最为重要的。而要使神意合于先天,当要”怀古念祖思英风,宗风刻刻念师尊“,如此方可使修行不致有缺。好好读书,好好练功,秉持宗风,此大千之经纬也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已有 0 人打赏作者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丹经武学循经太极与健身

GMT+8, 2025-7-4 15:55 , Processed in 0.063476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