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经太极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552|回复: 0

盼丹经武学之众友,何不与我“同声朗呤雷霆赋”?

[复制链接]

153

主题

190

帖子

1113

积分

勇威士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13
发表于 2019-11-5 15:0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生命玉顺 于 2019-11-11 15:56 编辑

师尊李真阳已经仙逝六年了,这些年来,丹经武学,循经太极拳的事业发展得怎么样?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数。

宗风脉传如何继承和发展,是每一个丹经武学的学子应该时刻放在心里的事。近些年来,由于心中的执念,使我从世俗烟尘中重新回归到法脉之中。

经过年来的操笔写字,对于宗风的宣传和推广,也有了很多想法,但是如何落实到实处,却还在一直探索。这也是本人功夫不纯,力量也不足之故。

然而宗风之事,非个人之事,是所有学子的事。师说:“师父尽师父的心,徒弟尽徒弟的情”,还说“自己的梦自己圆”,这个梦是法子门人自己闭门在家自练自修就能圆的吗?不是的,这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功夫,你不能永停留在第一步!“警喻世人,教化群生”,这些事你不做了?师父的话要时刻放在心里,不能让执念主宰了自己。

前两天杨奎师弟看了我的一篇关于如何弘扬宗风的文章和建议,约我上四会相商。在四会观看了杨奎的娃娃班教学,并与诸多学子共同探讨了将来的路怎么走。得诗一首:

远赴四会聚玄机,畅谈真元发展事。

众贤齐聚……,祖师垂眸现灵光。

师曾云:“诗可数年不做,不可一做不真”。其中诗中省略之句思之不出,只有空之,盼诸兄补齐。虽然此诗文采不足,这也是《声律真诠》读得不够之故。但诗中所言确是我心中之真实感怀,是情真意切之语。四会一行,感觉大有收获。正是:“四会风云聚,潜龙藏于渊。一日随风起,飞龙便腾天”。唯愿真元一脉之事业能尽快如飞龙一般,腾飞于天上,造福于万民。

传统文化的事业,是一代代地往下传承。自太上当年以真元布洒人间,之后三教共驰。而贤侠剑道融合三教之传承创下修真武学,再开颠峰,演为“九宗汇元”。之后九脉合真,留下一脉真谕:“真元修真法”

其中三丰祖师得陈抟老祖、吕祖之遗风,继王重阳祖师之金莲正宗,开一代内家武学流派“武当”。其后开枝散叶,演为八十一脉系。其中铁松子祖师则合寒山派以及其他绝学,融入武当,创铁松别派。到李(真阳)师以太乙铁松派十三掌真之名义出门弘扬真元法脉,至今已经三十余年,徒子法孙已经遍布天下,此正是“绝学如火永流传”也。

老师是1984年万轮甲子年出山弘扬传统文化,授徒课教,前十年主要是以武功传习为主。在这十年中,得到老师课教传真的应该算是丹经武学的第一批。至94年甲戌年先生则开启法脉之学。如此思之,以天干而论,94年后人法子学人则是算第二批了。

这种文化的传承是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传递,师当年著统元楼藏真丛典,把一生的修为尽纳入其中,已经尽到自己的心。那么谁来接这个班?

老一辈的师兄在之前的岁月里,跟随师尊出书授学,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,现在多已经慢慢地归隐,潜心修持,来完善自己的修行,以尽天真。新一代中有人站出来么?

我于94年从学于师尊,那么从辈分上来说,也算是第二批里的师兄了。今日厚颜发此文章,望诸君同仁练功之余,不望师嘱,多说话,多做事,或传授小炼形,或讲解玉环桩,或教习循经太极拳,这些是武的传承。也可以教导书法、国画、声律,这些是文的范畴,为文化多做宣传,推广。

师于《翰墨缘》中写道:“概曰,传统法乳之经传启自悠古,圣贤造诣实文明昌萌之事业,综上数言,从心灵上架起金桥,使千古而今之学弘于后来。”书此文,以合师心,以继宗风,是我之心愿也。唯愿与众贤者仁人一同圆此真元之梦,圆此中华之梦,如此,则心慰矣。

如喜欢此文,敬请关注,收藏,点赞,评论!

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

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

已有 0 人打赏作者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丹经武学循经太极与健身

GMT+8, 2024-10-26 19:33 , Processed in 0.052612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