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经太极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279|回复: 1

丹经武学的文武关系

[复制链接]

153

主题

190

帖子

1113

积分

勇威士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13
发表于 2023-10-23 16:56:1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丹经武学又叫“心意神功”,心意到了,功夫很快就有了,这也是古人所说的“全凭心意练功夫”。
前面说到传统功夫有三传法谛,初传(形传)、宗传和神传。形传就是教动作姿势,大家按着练就是了。通过形体的运动,启动体内气血运行周身,是以形导气的作为。又因为“形中有神”,所以又是一个运神的过程、因此真正的内功都是外练形体,内炼神气的功夫。
因为许多人没有基础,不可能把动作一次练到位,所以初始教功夫的时候,多是教大家练个大概动作就行了。
这也是李老师说的,练玉环桩“动作对不对,大概对就行“,“练就对,不练就错”的原因。但是功夫呢,是要一步步的前行,不能老是停留在初步阶段。
也正如老师在“动作对不对,大概对就行”,“只要大方向对,细节的部分先不追究”的后半段所说的:“什么时候追究,该追究的时候追究了”,这句话许多人可能没看到,或者看到了给忽视了。
其实老师已经说得很清楚,“细节的部分先不追究”,就说明了后面还是要追究的。那么“该追究的时候”是什么时候呢?
你动作记住了、熟练了,筋骨拉伸开来了、肌肉强健有力了,特别是体内的真元之气得到萌化启动之后,这时候就要追究了。要按照书上讲的内容,对照着老师的教学视频,一步步地去调整自己的动作、姿势。
调整之后,又练上一段时间,功夫有所精进,有所体悟的时候,再去重新读书,看视频,再去重新进一步追究。
功夫不是傻乎乎能练出来的,那种什么都不想,只是初步的练法。因为这时候你想也没用,想了你也做不到。等有了一定的功夫基础之后,你再想,再去追究,才有能力去调整,去改善。
功夫里面说的“以心行气,务令沉着”,“以气运身,务令顺遂”,你身体中的元气都没有产生震动,都没有气,就没办法去做到“以心行气”。
就以丹经武学里面最基础,也最重要的“金锋抖肘”而论,从最前面的行功图示,中间的小炼形九第玄功概说,小炼形“内景内炼行功谱原文”,以及后面的小炼形诸式内涵述真,这些诸多内容,当你行功到一定阶段以后,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。
而这些感悟,心里知道的东西,都会在你的练功中体会出来,这就是“以心行气”的作用。
在丹经武学文集里面,也有不少讲述金锋抖肘的文字,有时候也就是三两句话,看起来普普通通,因此不容易引起学人重视。但是这几句话就是心法、口诀,是老师在起法传真。在那个时间段,你按照那个练,效果就会非比寻常。
这也是老师在不同的时间里,针对金锋抖肘练法,说的话不同的原因吧。
实际上,我们初始练功说的什么都不想,其实是做不到的,因为你在练功的时候,动作一动,身体肯定会有感觉。有了感觉,你的意识就会去感应,就会产生相应的气血流注,聚集。
当真气启动了,这时候,我们的神念就非常关键了。如果你还是保持着在“运转自如”阶段的不要管它(指初步产生的“动中八触”气感,因为这时候产生的气感是浮气,一注意它就会“有气无力”,久了就真气外游了),那么功夫的前行就会缺少指导。
功谱、心法、口诀是宗风与散流的区别,没有了这些,就不能称之为正宗。实际上,许多老学友,学习丹经武学多年,练功也很刻苦,但是为什么始终难以入门,就是因为读书少了,只顾着苦练。
在丹经武学里面,文在武之上,武功是文的基础,没有武功的修持,光读书,因为缺乏内功 ,很多内容你没有感受,读不懂,就体会不到。
武功练到一定阶段,就要重视文的修持,要有学识,有文化,用理论来指导功夫的修持,使自己行功不出偏差,进步更快。
在《翰墨缘》里面,写了剑侠或者说是剑仙修行的次第,第一个层次是初义士,“初义鸣铁甲,壮怀演三军。拳脚并锋仞,始知入自身”。这是指指内外功行都有了一定的火候了,“壮怀演三军”啊!
第二个层次是上义士,“上义培勇姿,出入带香色。周栏执文章,造作合此身|”。这时候就要开始学习文化,并达到一定水准了。
第三个层次是勇姿士,“勇姿识六法,渊源说得清。刁斗兼枪仞,出入大洛魂。”这时就可以初步警喻世人,因为文武都有了一定的修为,能把渊源说得清了。
到了第六层是武英,“英侠开迷路,教化愚泯心。授人示长训,势己入天真”,这是开始能教化群生。
从这里面看得出来,光练武功,连第二个层次都达不到。
心领神授,神能帅气。心里知道了什么,你在练功的时候才能做到这些,要不然就是黑灯瞎火的去探索前行的路。但是这些前路其实早就已经由祖师爷走通了,已经立下了指路明灯,开启了通天大道,你不按明灯指引,行走大道,非要自己去摸索阳肠小路,这就难办了。

已有 0 人打赏作者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53

主题

190

帖子

1113

积分

勇威士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23 16:57:2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另把老师在武当山上的讲课部分摘抄如下:
一、 
问:磕了头,是不是就是弟子了?
答(李老师):是不是弟子不要问我,问自己。第一,
功夫是不是按步就班地练了?练多少不管,因为个人的能力有限,相互间不能攀比……什么要比呢?放在天平上,对祖师爷,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这颗心,应该是均衡的,平等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丹经武学循经太极与健身

GMT+8, 2024-10-26 19:42 , Processed in 0.05480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